孝道心得体会

时间:2025-03-07 09:43:18
孝道心得体会

孝道心得体会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孝道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孝道心得体会1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当我们正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尽情地享受着时,是否想过这样美好的生活是父母辛苦劳累换来的?是否想过要回报他们?

今日在家中做起家务,无论是擦窗户、洗碗还是拖地,都觉得那是些需要大量体力的活儿,深深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或许在他们干完活后腰酸背痛,我们却依旧不知,依旧享受生活。

他们流过多少汗水,付出多少艰辛,一心想着为我们打造一片广阔的天地,为我们铺好路,嘴上时不时地还会念叨几句:“你现在是学生,唯一的任务就是读好书来,其他的你什么都不用担心,只要你读出成绩来,无论学费多贵我们都给你挣……当我们不努力学时,何曾想过,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是多么高,就这样把它摧残了?

孝心是一把美丽的风景伞,我们应懂得诠释孝心的概念和赋予传统孝心的更多内涵,把一片孝心献给父母,用最好的行动去回报,多为父母做家务,为父母锤锤腰,少让父母操心,同时发愤图强,在学业创出辉煌,让他们感到欣慰、骄傲!

孝道心得体会2

“小孝”,又称之为“孝养”,它局限于满足亲人的衣食住行不至于有所缺乏。目前这种孝的范畴是人们在孝道修养方面普遍局限性认知的一个孝道思想。很多人觉得自己工作非常忙,事业需要自己更多的精力投入,对于父母只要有衣服穿,有饭吃,衣食无忧,自己的孝心就尽到了。但是,从传统根文化角度来讲,精神和物质两项,父母都应该得到满足,才算是孝道文化。这种单纯满足生存需求的孝,只能说这是一种“孝养”。古人认为:只给父母物质享受,连孝都谈不上。所以,“孝养”应划归到“小孝”范围。

“中孝”,就是不仅要在物质上孝养父母,同时在精神方面上,能体谅亲人的心愿,爱父母所爱,至亲所喜也喜而为之。陪亲人谈天说地,使亲人心里平和、顺畅、安乐,精神上获得至亲之乐,这叫“中孝”。对父母的情感方面,我有很深的体会。父亲退休后,他自己住一个房间,物质上不用操心,唯一所缺就是精神上的认知。父亲跟我有很多共同语言,每个星期天抽上半天时间,跟他聊一聊历史,聊一聊家族的演变,谈一谈以前他所见家族道坛的热闹象,父亲感觉到非常愉悦,那种回忆使他乐在其中。我们共同分析现在社会上道德文化蜕变的现象,一同去体会其中的喜乐悲欢,老人就感觉到不孤独,在精神上同时获得至亲之乐,和子女之间有一个心灵的共鸣和交流。这种状态只是“中孝”的范畴。

“大孝”,是善巧方便地劝告亲人明白尊道贵德之理,遵循自然因果规律,顺应自然,与人为善,既注重自己身体的健康长寿,同时也要明白精神系统的提升,包括使父母能够明白如何真正去实现离苦得乐的道理,这就是“大孝”的范畴。

什么是“至孝”?我们要怀着无比感恩的心情,常念父母的恩情,践行与帮助至亲修身求真。虽然很多双亲他们自身由于文化水平和各种影响的综合作用力,难于认同生命实相里很多改变其身的理法,但是我们要有这颗心,推荐或者亲自陪同父母,用良好的办法使父母能够真正进入老年养福阶段,进行性命双修和出离生死的修习,让父母积德行善,去除执著和分别心,实践修身获得精神的升华和解脱,这就是“至孝”。

民间有句俗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至孝”,要升华到能够使父母摆脱这样被动受助的方式。“至孝”的内容,还包括用自己的孝道诚心和道光德能,完成我们应尽的孝祭责任和义务,继承和发扬祖先们的优良传统和品德,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运用祖先们的优秀品德和品格来完善自己的人格,完善自己的道德建设。帮助别人,才是真正地帮助自己;舍向别人,才是最大的获得。

孝道心得体会3

不能等:有人说,等我们有钱了,让老人家坐在钱堆上随便花;等我有时间了,带着父母,畅游天下,在有生之年潇洒个痛快!那是不可能的,等我们有钱了,父母的牙还能啃得动包米吗?等我们有时间了,想带着父母去周游世界,他们还能上得去飞机吗?我们能等,可父母年纪不可等,当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时,对父母孝心,其实不就是在我们平时的"滋润"中完成。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父母上了年纪,究竟还能有多少个春秋?别让日后自己徒增遗憾,落泪以视悲哀!"孝尽父母的事情永远不能等"。孝心不是用钱能够得到全部表达的。

父母要钱干什么?他们吃不了多少,穿衣也用不了多少,更不是在这种时候还自鸣得意的认为老人是欠了我们的,甚至为此而和老人怄气!当父母上了年纪所缺的应该是与儿孙其乐融融的相处!也就是在父母难于动身时的一个代步,在口渴时的一杯茶水,在寂寞时候的陪伴,在生病时的一次次问候。这些都是老人内心所渴望的!感恩父母养育情,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生命就倾注了父母无尽的爱与祝福,为我们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或许,父母不能给我们奢华的生活,但是,他们给予了一个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感恩父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能让他们感到欣慰,这就够了。

孝道心得体会4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为爸爸妈妈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爸爸妈妈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襟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以及的脆弱。

是的,每个子女在自己的爸爸妈妈眼里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但我们也总不能永远在爸爸妈妈的襁褓里成长吧!我们也不要把爸爸妈妈关心我们和照顾我们的习惯当作是一种义务,因为我们总有一天要长大,总有一天要离开,总有一天翅膀回硬,回飞出那照着我们的呵护伞,去寻找那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可不管我们走的再远,家永远遗留着我们温暖的归宿,家里也有我们最亲最爱的人。

孝心是无价的,它不需要任何的赔偿。那么,有谁亲自为自己的爸爸妈妈洗过脚吗?有谁为自己的爸爸妈妈系过鞋带,穿过衣服吗?又有谁为自己的爸爸妈妈梳洗过吗?没有。或许,你会认为自己的爸爸妈妈有手有脚,这样简单的动作都不会,根本就用不着那样做,再说让人看见了多尴尬。其实,这些人想错了,万万全全想错了。孝心不是一种仪式,也不是让别人看的,而它两代人心与心的沟通。现在,爸爸妈妈都还健在,不需要子女去照顾,反而还需要爸爸妈妈花心思去关心 ……此处隐藏6392个字……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美称, 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风貌而著称于世。知感恩,行孝道。心怀一颗感恩心,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正如大自然给了我们润泽,给了我们明媚阳光和新鲜空气,我们要感恩;大地给了我们肥沃土壤,给了我们动植物和其它生存条件,我们要感恩。同样父母给了我们生育、养育之恩,还有无尽爱怜与呵护,我们更要知道感恩。凡是有生命东西,都懂得感恩。牛羊有跪乳之恩,燕雀有反哺之恩,鸳鸯有挚爱之恩,就连肉眼看不见草履虫也知道妈妈养育之恩。动植物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人类! 然而当下每个人都知道要孝顺父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应该怎样尽孝道。

有人认为,买房子、请保姆、吃大餐、去旅游就是孝顺父母。其实,这只能做到外安其身。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所以,孝心终极奥义是爱。孝心其实很简单,比如,为母亲倒一杯水;为父亲捶一次背这是多么平凡。

但是这些小事,却能让父母感动很久很久。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样也不需要千万豪宅,也许你孝心不豪华,只是亲手为爸妈做一顿他们爱吃,他们就已经很开心。

孝道心得体会14

同学们,有一种爱,即使我们付出所有也报答不了,那就是父母的爱。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予的。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把他们最真挚的爱,无私地奉献给我们。母亲用乳汁把我们喂养,父亲用深情把我们沐浴。在我们成长的路途中,每一步都饱含着父母的辛劳。寒冷时,父母给我们温暖;困难时,父母给我们支持;生病时,父母给我们照顾。父母对儿女的爱比天高,比海深。

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与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儿女的必做的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一直具有这种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与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与他打交道呢?因此我们应该用我们的优异成绩,我们的健康成长来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常常是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不仅常常被我们觉得就应该是这样,而且还觉得他们人老话多,嫌烦呢。其实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因为,父母是上苍赐予我们不需要任何修饰的心灵的寄托。

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

而将来,当我们去外地生活学习的时候,依然牵挂着我们的,还是父母。 生活并非想象那样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我们虽不能与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但是我们在生活上可以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当父母生病时,我们是否应担起责任,照顾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关心的话语,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面,都会慰藉父母曾为我们百般焦虑的心。感恩父母,并不难做到。

我们也许会记得感谢在人生道路上帮助过我们的朋友,也许会记得感谢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是的,他们当然是我们要感谢的,可同时,我们更不应该忘记,父母,永远是我们最值得感谢的人!

从来到这个多彩的世界开始我们就注定是有很多事情是不能选择的,我们没有办法选择父母,连一开始的名字也没有权利。后来我们开始长大,被逼去学好多的东西,认识各种人,不管愿意不愿意。正是因为这许多的被逼,我们才能更快的学会长大,才更能去爱人,不管是我们爱的还是爱我们的,其实这辈子我们欠的最多的就是父母了。

小时候总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然后是看着白发增多却是无能为力,总是说要让父母以后更好的过日子。可是到大了,我们却忘记了小时候的承诺,总是不在父母身边,却总也不能让他们省心。

我想我们都熟悉这样的情景:吃过饭后,我们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父母却在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父母总是先让我们品尝,而我们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当我们生病了,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当父母身体不适,我们却很少问候。在电视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则广告:一位刚下班的年轻妈妈,忙完了家务,又端水给老人洗脚,老人对她说:“孩子,歇会儿吧!别累坏了身子。”她笑笑说:“妈,不累。”年轻妈妈的言行举止被只有3、4岁的儿子看到了,儿子一声不响地端来一盆水。年幼的儿子吃力地端着那盆水,摇摇晃晃地向妈妈走来。盆里的水溅了出来,溅了孩子一身,可孩子仍是一脸的灿烂。把水放在母亲的脚下,为母亲洗起了脚。试问一下为妈妈洗脚这样一件连小孩子都会的行为我们这些同学谁又做到了呢?可能我们之间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的也是大有人在吧?父母亲总是将最好、最宝贵的留给我们,像蜡烛不停的燃烧自己,照亮孩子!而我们呢?有没有腾出一个空间给我的父母,或者只是在当我需要停泊靠岸时,才会想起他们……

其实父母亲要的真的不多,只是一句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今天好吗?”随意买的宵夜,煮一顿再普通不过的晚餐,睡前帮他们盖盖被子,天冷帮他们添衣服、戴手套。。。。都能让他们高兴温馨很久。同学们,以后也许我们都会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子女,可是我相信,人是环环相扣的;现在,你如何对待你的父母;以后,你的子女就如何待你。

朋友,人世间最难报的就是父母恩,愿我们都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感恩父母,希望全天下的父母一切都好!

孝道心得体会15

对生养我们的父母尽一份孝道,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怎样做才算孝敬父母呢?

首先是不应该缠着父母买东西。我常常看到一些同学死缠着父母,哭着让父母给他们买玩具、买食品等。如果父母不答应,他们就会讨厌父母。其实,父母不轻易答应孩子的要求,自然有他们的道理。如果我们一缠着父母要东西,他们就给买的话,就会养成一个坏习惯,那就是:想要什么,死缠住父母,总会得到满足。这样的结果只会消磨我们的忍耐性。因此,我们不应该缠着父母提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其次,就是不能欺骗父母。有时我们做错了事,有的同学怕受到父母的责备,就对父母撒谎。比如考试分数不理想就自己改一个理想的分数,再模仿父母签字。用一个谎言去掩盖另一个谎言,要知道,这样就会养成经常撒谎的习惯,这样的孩子,有一天惹出了大祸,等到那时,事实毕竟是用谎言掩盖不了的。会使辛苦把你养大,爱你的父母伤透了心。

最后是我们应该高兴地去帮父母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因为父母把我们养大很不容易,这其中的艰辛也许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体会到。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除了搞好自己的学习以外,就是多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事。

只有孝敬父母,多尽孝心,才能和父母建立起彼此信任的感情。

《孝道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